机械学院“循迹黄河几字弯 助力黄河永安澜”社会实践团开展“农”墨重彩 “乡”得益彰活动

发布时间: 2023-07-16 16:10 作者:机械学院 张亦乐 编辑 党委宣传部 访问次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了激励青年们在投身乡村振兴发展,提升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责任感,7月14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循迹黄河几字弯,助力黄河永安澜”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全国标淮化农村示范社区—-寺角营村和“第四批陕西省传统村落”瀵兴村,参观当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第一站实践团来到了寺角营村,村党支部书记郑平喜在百忙之中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对大学生能够在假期时间深入乡村田野、开展调查研究表示了赞许。实践团与郑书记在交谈中了解到了寺角营村近年来村委会的党员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一步步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寺角营村在乡风文明方面持续整改劣根陋习,助力乡风文明建设蒸蒸日上,全村道德文明素养也得到显著提升。

短暂交流后,实践团跟随郑书记来到寺角营村党群服务中心参观宣传展板。在这里郑书记更深入详细的向实践团讲述“五美寺角营”和乡村振兴工作实施的发展历程及成果。郑书记首先讲到寺角营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先行”的发展思路,以及寺角营村的四大产业:养殖产业、大棚产业、黄金桃产业、软籽石榴产业,为了让实践团亲眼目睹村子经济发展的成果,他亲自带领实践团来到生猪养殖基地参观养猪场,随后又来到黄金桃种植基地参观桃子的生长,实践团看到宏大的工厂和硕果累累的桃林备受震撼。实践团同学又从村民那里了解到每年丰收之时,全国各地都向寺角营村发来订单,村民们的收入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幸福感,寺角营村因地制宜,立足生态,大力发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呈现出欣欣向荣,美丽乡村的新气象。实践团成员看着整洁的街道和村民们的笑脸,真正感受到了“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最大的民生”这句话的含义。

当日下午,实践团来到了潼关县代子营镇瀵兴村上瀵井,瀵井博物馆馆长孙亚洲亲自接待了实践团,并为大家进行讲解工作。孙馆长向实践团介绍到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在村子深厚历史背景的积淀和政府的支持下,爱村荣村的村民们集资自发修复了村里的古城楼,并在城楼内建成了瀵井博物馆。

打开城楼内博物馆的大门,里面琳琅满目的展品让实践团目不暇接。孙馆长向实践团介绍瀵井博物馆内共设红色文化、战争文化、村史民俗文化、书画摄影艺术文化、农耕文化、教育基地展示六个展厅,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瀵井村发展史、抗日时期伤病转运站历史故事以及古时期的民间生活用品和民间艺术品,这些珍贵的文物几乎都是村民们自发捐赠、无偿展览,这让实践团成员们更加体会到了瀵兴村的戮力同心和精诚团结的精神。

随后,在孙馆长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了博物馆不远处的伤病转运站抗日伤亡将士纪念碑。孙馆主向实践团介绍了伤病转运站的历史背景,实践团同学们被前辈们为国捐躯、无私无畏的大爱所震撼,自发在纪念碑前鞠躬默哀,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无尽哀思和由衷的敬仰。

此次实践团在走访寺角营村和瀵兴村的学习实践中,实践团同学们被尽职尽责、心怀乡村发展的党员干部和无私奉献、热爱乡土的村民们感染,深刻感悟到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上,党员干部和村民们真正的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用双手托举起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要响应祖国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事业而努力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