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有灵魂的教育 育有底气的人才》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威尼斯官网办学特色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12-06-25 00:00 作者: 编辑 访问次数:

6月25日,《中国教育报》以《办有灵魂的教育 育有底气的人才》为题,系统地宣传报道了威尼斯官网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

在我国西北地区,一所与新中国几乎同龄的职业院校——1066vip威尼斯下载(以下简称陕西工院),秉承“明德、笃学、精艺、强身”的校训,始终坚持“办有灵魂的教育、建有品位的学校、创有境界的文化、育有底气的人才”的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技能人才。十万余名毕业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像一张张璀璨的“名片”服务在祖国的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领域,积淀形成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陕西工院”教育品牌。

办有灵魂的教育 建有品位的学校

62年来,一代代陕西工院人在“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下,立足西部、扎根行业、服务企业。在办有灵魂的教育实践中,以美育为突破口,以美育课程为载体,以多形式、多层次校园审美活动为依托,以文化实践为平台,构建了砥砺技艺、追求完美人生为特色的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思想认识有境界,理论知识有基础,专业技能有特长,后续发展有潜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走出了一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荣校”发展道路。他们的实践与探索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赞誉、社会的认同,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院校”、“全国机械行业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创新建设学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备受行业企业的青睐。

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反映的是一所学校决策者的宏才大略和办学的理念与思想。陕西工院着眼于内涵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专业结构优化和调整、课程与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以“大手笔、大思维、大投入”践行着教学质量这一灵魂的“大提升”,将“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庄严承诺切实落实在办学的每个环节。

扎根行业,凸显工学六融合。围绕陕西支柱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陕西工院充分依托8个工程训练中心、校办工厂和牵头组建的“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探索形成了基于工学结合、企业深度参与、具有装备制造行业特色的“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工学六融合”是完全渗透式的六融合,其核心是“工学结合”。

三层递进,锻造品牌专业。依据“适应产业结构,立足区域经济,瞄准岗位需求,强化技能培养”的专业建设思路,陕西工院采取全面建设和重点建设相结合的方针,构建起“院级重点——省级重点——国家重点”三层递进的专业建设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专业群。先后投入1600万元,完成了数控技术、会计电算化、现代纺织技术、染整技术、服装设计等5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任务;投入1000万元,启动第一期5个院级重点专业建设,按时完成了阶段性任务。现已建成5个国家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重点专业、15个院级重点专业建设。2个专业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重点建设专业,获得中央财政5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大力推广应用国家和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经验,制订出46个招生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带动了其他专业均衡发展。

分层建设,打造名师团队。按照“以德为先、崇尚技术、培育名师、打造团队”的理念,陕西工院以“提升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为建设重点,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计划”四项计划,在高级职称教师中培育“教学名师”,在中级职称教师中培育“优秀教师”,在青年教师中培育“教坛新秀”。近年来,累计选派360人曾赴美、德、日、澳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研修,204名教师到行业企业兼职或顶岗实践锻炼。同时,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许多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已经成为行业中的知名专家。

目前,学院已经积淀形成了一支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具有教师和技师的双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30多人,教授43人、副教授246人。.通过以上工作,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以上劳模、优秀教师45人。

四项计划,优化特色课程体系。陕西工院通过实施“岗位职业标准建设”、“课程标准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特色教材建设”四项计划,构建起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和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陕西工院依托得天独厚的校办实习工厂——咸阳机床厂“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的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校企“双向辐射线”,探索出“厂校一体化模式”、“职教集团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柔性顶岗实习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合作培养模式”、“联合共建模式”、“项目主导模式”等十种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共同研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共同拟定教学方案,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共同拟定考核规范和建立试题库,采取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012年1月,“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高职高专工科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荣获2011年全国机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项教改项目荣获2011年全国机械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成果一等奖,专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取得明显成效。

创有境界的文化 育有底气的人才

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在观看完陕西工院学生戏剧作品后,不无感慨地说:“陕西工院注重文化化人、文艺养心,是非常了不起的,在校学生的创造力令人震撼。”

“陕西工院毕业生不但技术好,而且有文化、懂生活,审美情趣高,发展培养潜力大。”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傅水根如是评价在该中心担任实训指导教师的陕西工院毕业生。

培育有底气的人才,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办学60多年来,陕西工院始终瞄准学生职业生涯成才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坚持“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美育与智育相融并进”,将开放性、实践性、职业化的校园文化渗透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环节,在实践中探索出以职业文化和素质教育为主线,融课堂教学、文化实践、社会拓展于一体的人才素质提升之路。

优化校园环境,彰显人文关怀。在校园基础建设过程,陕西工院突出集美观、实用、富有行业文化内涵于一体的优美校园环境: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别具艺术风格,“崇文楼、格物楼、至善园、行知楼、成才大道、行健路”等建筑命名和道路的命名处处体现人文底蕴,将文化育人理念蕴含在校园物质环境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和美的熏陶、感染,把校园建成广大学生自我教育、润泽心灵、陶冶情操的平台。同时,引进企业文化精粹装点校园,营造具有浓郁的装备制造行业精神的职业氛围。108个合作企业经营理念及产品介绍的“企业文化长廊”、78名历届杰出校友创业实绩的“优秀校友风采展示”遍布教学区域,数十名企业家作客校园开坛论道,《企业文化精髓读本》、《校园文化手册》、《文明教育手册》等多形式文化渗透与引导,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校园氛围中感知到企业文化的真谛。“修机、修业、修身”、“用心服务,做现代蓝领”、“质量至上、用户第一”等极具职业特色的标语装饰而成的“会说话的墙壁”,默默地浸润着学生们的团队理念、人本精神、敬业之道。

校企文化融通,夯实职场底蕴。从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体制机制入手,陕西工院围绕陕西支柱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突出“学训一体”、“工学结合”,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感知到企业的精神内涵,毕业后不仅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更能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和从业要求,以“零距离”步入职场。

以具有现代工业特色、体现校企合作的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为先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陕西工院传承工业精神、发扬工业传统、提升职业素养、吸纳企业文化。通过与日本欧姆龙公司、秦川工具集团、宁波雅戈尔公司等知名企业展开紧密合作,在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文化交流等方面与企业融通共生,共建共享型实验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培育订单学生,共同构建校企的两种异质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譬如欧姆龙订单班已成为该公司在国内高校中最大的人才输送基地、淘宝公司将网上商店搬进校园创设“淘宝工作室”等79个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受益学生6000多名,此类范例不胜枚举。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7%以上,首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毕业生起薪标准等关键性就业质量指标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强技精艺办赛事,植根企业育人才。陕西工院依托“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成龙并向校外实训基地、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三层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大力弘扬“让学生动起来”的校园技能文化,积极承办、主办各类各层次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赛教结合,多层面、全过程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内化学生职业素养。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赛事环境中砥砺技艺,感受“务实严谨、团结协作、创意创新”的职业文化,激发创新潜力、激励创新意识、锻造职场技艺,把审美创造、艺术设计、技术革新等元素融入职业实践。

多年来,陕西工院坚持每年开展覆盖所有专业的技能竞赛,“CAD制图大赛”、“数控技术比赛”、“会计电算化”、“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大赛”等30多项品牌竞赛项目,二年级参与学生达到95%以上。同时,学院主动承办省、市、行业的各类技能大赛,打通在校学生获取技能资格的通道、搭建学生参与行业技能比拼的平台,仅2011年学生就获得11个国家级奖项、39个省级奖项,尤其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摘取了一等奖的桂冠。“怀一技走遍天下”的理念激励着学子们,苦练内功、敬业爱岗、严谨创新的职业素养,16名同学未出校园已经拥有“陕西省技术状元”、“陕西省技术能手”等职业资质,备受企业欢迎和争夺。一些同学,以在校园积淀养成的艺术特长和职业素养脱颖而出成为企业文化实践的“领头羊”、潜力厚实的“绩优股”、创业探索的“生力军”,步入底气十足的高素质“蓝领”阶层。

学生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检验。连年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足以见证了陕西工院的办学水平: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7%以上,多次被省教育厅、人事厅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届5742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48%,实际就业人数5655人,截至6月中旬,2012届4968名毕业生已有96.75%落实就业单位。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100%、优秀率为73.84%。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文化素养高,动手能力强,定位准确,吃苦耐劳,安心一线工作,发展后劲足”。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公司总裁胡宏说,“陕西工院的学生,综合素质好、技能扎实,适应能力强,使我们企业很多岗位的骨干,为公司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底气的人才”是陕西工院人不懈的追求,数以万计备受企业好评的毕业生不断阐述着“陕西工院”特色办学的品牌。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一次招聘5名毕业生担任本科生实习指导教师、宁夏小巨人集团有限公司60%以上技术骨干均毕业于陕西工院、日本电产科宝(浙江)有限公司连续招聘学院100多名毕业生、雅戈尔公司一线工艺、技术骨干多数来自陕西工院……一张张充满底气的青春笑脸,闪耀在我国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行业企业,肩负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使命,也是陕西工院一张张闪亮的“社会名片”。(文/王伟 张勃 永利)

相关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6/25/content_72149.htm

(图/文 柴继红)